注塑模具內(nèi)模鑲件的成型表面粗制度成型的表面粗糙度取決于塑件的表面粗糙度。塑件表面的粗糙度多種多樣,所以模具成型表面的粗糙度也多種多樣,其中包括:
(1)鍍鉻
常用于成型透明塑件的模具型腔,成型有腐蝕性塑料(如PVC和POM等)的模具型腔以及成型流動性差的塑料(如PC等)的模具型腔(減輕磨損)的表面加硬處理。
(2)飾紋
型腔拋光后,再用化學藥l水腐蝕,可以得到各種不同的粗糙度的表面,以成型各種不同要求的塑件表面。型腔要飾紋的模具,應注意以下特點:
①在所有情況下,型腔需飾紋的位置不能有電極加工留下的火花紋或機械加工的刀紋。
②如工件需做另外的表面處理(如電鍍或氮化),應先做飾紋工序。
③一般深度的飾紋,需先用#320砂紙拋光后,才可飾紋
④若要飾細紋或深度淺過0.025mm的皮紋,需用#400/600砂紙拋光后,才可飾紋。
⑤飾紋的型腔脫模角度應盡量取大些,視飾紋的粗細脫模角度取3°-9°不等。
(3)火花紋
電極加工后不進行拋光,直接成型塑件。常用于兩種情況:一是外觀效果的需要,這種表面啞色,穩(wěn)重大方;二是裝配看不見的地方,沒有外觀要求。
(4)噴砂
塑件表面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功能要求,需要在模具型腔表面噴砂,以達到塑件表面的這種特殊效果。
(5)拋光
拋光俗稱省模,拋光包括一般拋光和鏡面拋光。一般拋光的粗制度約為0.2-0.4μm,鏡面拋光的粗糙度要達到0.1-0.2μm。鏡面拋光常用于成型透明塑件的模具型腔加工。
模座加工:
a:模座加工要以基準角長邊建面,基準孔為零位來加工每一項尺寸;
b:廠商在加工模座下固定板、模腳上需做定位裝置,防止中導柱與模板孔間隙偏大,裝模時導向不順暢不同心。
c:模座回廠后鉗工檢查AB板開模導柱、回針順暢度, AB板送品保全尺寸量測,及導柱導套
做配合間隙的驗證,其余部分現(xiàn)場按設計圖面落實自檢到位(三次元檢驗)。
d:公模板、頂針板加工孔位時須組合一起打孔棧割,減少中心誤差,(按設計圖面要求).
模座量測:
a.模架回廠量測AB板要以基準角長邊建面,基準孔為零位來量測每一項尺寸。
b.模板厚度、斜銷、方頂、扁頂、頂針l孔位、支撐柱、模腳加工時必須要按圖面量測管控。
C.頂針板尤其R角部份不能做成C角、利角,頂針掛臺孔尺寸必須要按圖面加工。
3 、尺寸穩(wěn)定,在成型過程中,塑件與模具接觸的面要比離開模具部分的尺寸穩(wěn)定性更好。如果日后由于材料剛度的需要要求改變材料厚度,可能導致要將陽模轉(zhuǎn)換為陰模。塑件的尺寸公差不能低于收縮率的10%。
4 、塑件表面 ,就成型材料能夠包住的范圍而言,塑件可見面的表面結(jié)構(gòu)應在與模具接觸處成型。如果可能的話,塑件的光潔面不要與模具表面接觸。就像采用陰模制造浴盆和洗衣盆的情況。
6. 沖頭之側(cè)壓對策沖壓加工時沖頭左右承受均等之荷重是zui佳理想 (即側(cè)壓為零) 狀態(tài),沖頭承受側(cè)向壓力時將使上模與下模產(chǎn)生橫方向之偏移,造成模具間隙之部份變大或變小 (間隙不均勻) 及無法得到良好精度的沖壓加工。有關沖頭之側(cè)壓對策有下列方法:(A).改變加工方向,(B).單側(cè)加工 (沖切、彎曲、引伸等) 之制品宜采兩排布列方式,(C).沖頭或凹模裝設側(cè)壓擋塊,切刃之側(cè)面設有導引部 (尤其是切斷及分斷加工)。7. 背壓板之設計沖壓加工時主要作用件(沖頭、壓料板、凹模) 之后方將承受面壓,當沖壓力高于面壓力時宜采用背壓板 (特別是沖頭及凹模模套之背面) 背壓板之使用方式有局部使用與全l面使用兩種形式。
以上信息由專業(yè)從事光谷塑膠模具的東瑞模具于2025/4/10 19:36:57發(fā)布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http://www.chevaliers-et-troubadours.com/qyzx/drjmmj-2854648443.html